悉达多

1,140 浏览发布于 作者 zouyang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留下评论分享按钮


赫尔曼·黑塞小说《悉达多》,感觉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颇相似……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黑塞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1919-1921年间创作了《悉达多》,1922年在德国出版了,在德国获得了声誉带动的一股关注印度思想的热潮,还被译成了各种印度方言在印度各地流传,1951年出的该书的英译本。这本书后来影响了无数的人……

根据记载,佛教创始人 乔达摩 · 悉达多 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它走遍了恒河流域,最终大彻大悟,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也称为佛陀,意思是开悟之人。

在小说中,黑塞将 乔达摩 · 悉达多 的名字一拆为二,变成乔达摩和悉达多两个人。乔达摩是佛陀,而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个未成就的人,他走了一条漫长的艰辛修行之路,最终也成为佛陀。在梵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悉达多的意思是找到目标的人,因此小说的要点并不在于传播佛教教义,更不是重写释迦牟尼的传记,这是一个关于人如何追寻智慧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精英阶层的青年才俊,属于婆罗门。婆罗门是印度四大种姓里最高的一个阶层。他们掌管敬神祭天的仪式,并且研究和传授印度教最神圣的经典《吠陀经》,悉达多生活的环境非常优越。父亲博学智者,对他谆谆教诲,母亲属于文艺才女。与他们家往来的,都是有学问的智者。他身边还有一位忠实的朋友,名叫乔文达。

他们在一起休息、辩论、冥想和禅定。《吠陀经》里有一个神圣的字,叫“唵(ong)”,这个字表示印度教创造之神 梵天。每个修行者都要在心中无数次默念的。后来被佛教用作六字真言“唵(ong)嘛(ma)呢(ní)叭(bā)咪(mī)吽(hòng)”的起首字,代表着完美与统一。悉达多学会了在深呼吸中默念这个“唵(ong)”字,以体验自己的灵魂与宇宙的合一。

这时的悉达多有着最高的精神追求,书中称他为“年少的雄鹰”。他父亲知道悉达多将来会成为伟大的智者,一位受万人尊敬的祭司,婆罗门中的王子。他周围的人,他的追随者都感到喜悦快乐。但是悉达多却不满足于此,他心中没有快乐,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悉达多,渐渐对这种修行能否产生真正的智慧产生了怀疑,他觉得父辈们从印度教经典里学到了一切,又传授给他,再由他传授给下一代人,这些学问、思想、知识都是由外而内的,即使自己完全领悟了,能带来真正的智慧吗?

同样的,悉达多看到他的父亲每天都要沐浴一新,试图清洗自己的罪孽。但是沐浴是外在的,罪孽是灵魂上的。这两者如何能够发生联系呢?总之,这里存在着一种内与外的矛盾。悉达多觉得自己要是追随父辈的脚步去做一个神职人员,他一生就要消耗在无限循环的庄重祭祀里,他认为人要得到智慧,就必须开悟,必须找到自我,如果达不到这一点,那么一切探索就都只是走完路,甚至是在犯错误,他决心尝试另一条道路,有一天他向朋友乔文达宣布,他自己要去做一名沙门行者。沙门,他们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离家苦行,一路以乞讨为生。他们是一群与婆罗门对抗的人物,不相信祭祀那一套,而是远离尘嚣,通过戒绝欲望,探索人生的真理。

在悉达多看来,沙门行者,通过禁欲,摈弃自我,消除一切尘世愉悦,让自我归于静默,这样内心最深层的终极的东西就会觉醒,人就将超越凡人的悲欢离合,最终从内在的角度获得人生智慧,这是悉达多第一次反叛自己的道路,重新踏上另一条追寻真理之路。

不过,要想加入沙门的修行队伍,悉达多必须要先说服父亲。请求父亲让他放弃大好既定的前程,离家苦行。父亲心中痛苦不堪,他拒绝回应儿子的请求。悉达多在父亲的房间里守了一个通宵。到了黎明,父亲终于同意了,并且,给了他祝福。

就这样,悉达多成了沙门。乔文达决心保持对朋友的忠诚,与悉达多一起上了路。他们跟随三个中年纱门,走上了苦行之路。悉达多把自己的长袍送人了,只围了一块儿腰布和一件破披风。他严格践行了沙门的禁欲理念,一天只吃一餐,而且吃生食,他连续斋戒了40多天,他看到女人时,目光是冷冷的,看见有钱人时,嘴角露出轻蔑。他目睹360行的人各司其职,认为这些都不值得一看,都是欺骗,认为一切意义,快乐和美丽都是幻想。

他认为人执着于这些幻想,满足于一时的愉悦,可是早晚还是要面对失去这一切的痛苦。他觉得沙门行者的身上有一种宁静的激情。他相信这种修行,可以有助于他追寻智慧。但是悉达多和乔文达一起度过了三年的沙门修行时光后,他又开始怀疑了。

他觉得,摈弃自我也只是一个外在的手段,并不是最终答案。不能解决内在的问题。他对乔文达说,其实我们去学肉体,摈弃自我也只不过是在逃离自我,只不过是对自我所受苦难做短暂的逃避,是对生命荒缪与痛苦的暂时的麻醉。

他说一个平民在小酒馆里喝几碗米酒也能得到同样的麻醉效果,不过醒来之后,一切如常。悉达多说,沙门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涅盘,也就是驱除一切执着状态的圆满与齐乐,但是这位沙门老师已经60高龄了,我看他到了70岁80岁也还是无法达到涅盘儿,而我们也将如此,因为一个人无法仅仅通过外在的学习来得到人生智慧。

就在这时,他听说了一个名叫乔达摩的人,他就是佛陀。所谓佛陀,就是指觉悟的人,是一个真正的胜者和智者,已经抵达了脱离凡间悲欢,进入宁静极乐的个人境界,并能关照众生的痛苦。他没有财产,没有家庭,没有妻子,他身披苦行者的黄色斗篷,现在正遍游王国各地宣讲佛法,无数人跟随他四处游方,成为佛门弟子,也就是僧侣。

连许多婆罗门,以及王孙贵族,也都皈依到了他的门下。于是悉达多和乔文达一起离开了沙门,去投奔乔达摩。这是悉达多第二次反叛自己,踏上新的寻求智慧的道路。他宣布要离开的时候,沙门长老和当初悉达多的父亲一样,也很愤怒。

长老还说这个乔达摩是个骗子,是假冒的佛陀。但是,悉达多站定在长老面前,注视着老人的眼睛,沙门长老沉默了,目光呆滞,一直瘫痪,最终他让悉达多走了,还给了他祝福。沙门长老也明白,自己给不了悉达多更多的东西了,他只能祝福悉达多。

于是悉达多和乔文达跟着乔达摩修习佛法。乔达摩平时宣讲的理念有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佛教的四大教义,佛家,讲世间疾苦,所以苦谛就是关于如生老病死,爱别离等诸多苦的道理;集谛就是关于苦的原因,佛家归结为贪嗔痴三点;灭谛,就是关于如何消灭这些痛苦的原因,消灭时就称为涅盘,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盘寂灭境界,即为解脱。道谛,讲的则是如何断绝苦的修行,这种修行包含了八正道,就是获得解脱的八种心性修行方法。

乔文达对此感到鼓舞。他觉得终于找到了智慧之路。然而后来,乔达摩的说服力越是强大,悉达多的怀疑之心就越是坚定,他仍然觉得,不管是印度教智者。还是沙门长老,还是眼前的这位佛陀,哪怕是他们传达的教义完美无瑕,终究都不是他所要寻找的关乎自我的智慧之道。

悉达多对乔达摩说,您伟大的地方,就是指明了这个世界是不间断的链条,一条由因果连缀而成的永恒之链,这是人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描述出世界,在您的教义里,世界是圆润统一的,没有任何漏洞。您的教义传授了很多东西,比如 如何正确的生活、如何脱离邪恶,这些,都属于规则。

但是教义里并没有包含您本人自身体验的秘密。作为学生,只是学习教义,那一定只是流于表面的,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教义而得到救赎。即使是佛陀您,也不可能向任何人传达您在觉醒的那一刻所体验的时间。在这里,悉达多,第三次提出了质疑,这与他之前对印度教智者的质疑以及对沙门的质疑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使用怎样亲密,圆润的话语,无论说的多么透彻,这些老师都是在将自己追寻和体悟的结果用言词的方式灌输给别人。
但是,智慧之路,必须由人自己去体验,照着别人的教义去做,只怕是永远无法唤醒内心。他相信乔达摩是达到了涅盘境界的,但这是他在经历了世俗的生活后,独立领悟的结果并没有任何老师的引导。对此,乔达摩问,你是否认为所有追随我的人都应该抛下我,而回到世俗生活中去。悉达多回答,不,我无权评判别人的生活,我只知道,这不是最适合我的道路。
于是,悉达多,最终离开了乔达摩,为此他还和乔文达分手了,因为乔文达相信,乔达摩指出的道路是正确的,他要继续追随乔达摩,继续当僧侣。离开乔达摩之后,悉达多追寻智慧之路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他不再单纯的执着于精神修行,他开始睁眼看世界,之前的老师们都知道他无视尘世,否定这一切,认为万物只会妨碍一个人的精神进化,认为人要超越痛苦,就必须否定物质世界,也否定自己。
但是现在,悉达多觉得,意义不在于对事物的否定上,而是在于事物本身,他觉得这个世界是神秘的,有魔力的。他看到了世界的样子,他看到了天空,河流,山峦与森林。看到了金黄色、湛蓝色、碧绿色等丰富的色彩。他来到了一条河边,河边有个摆渡的船夫,他请悉达多住到了自己的草屋子里。
悉达多在那里睡着了,还做了个梦,梦见了乔文达,乔文达先是问他,你为什么要离开我?然后变身为一个女人,悉达多贪婪地依偎在她的胸口。这样的梦,他过去是根本不可能做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是因为悉达多正在从精神世界,去往物质世界。他即将完全告别过去那个禁欲的自己,即将沉浸到感官物质欲望的现实世界之中。
第二天,悉达多请船夫带着他过河。在河上,船夫告诉悉达多说,他从这条河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等到了对岸,悉达多羞愧的说,他没有钱支付船资。船夫回答说,我并没期望从你那儿得到任何钱财,将来有一天,你自会来馈赠我。
对悉达多来说,过河,意味着他从精神世界泅渡到了尘世。城市里充满了感官气息。这里的两大主题是,色与财。就像那个梦所暗示的,悉达多首先遇到女色的诱惑。一个村里的女子诱惑她,他凭着内心的声音,坚决抵御住了。之后他进入一座城市,遇到了一位名妓,他名叫加莫拉,美貌惊人,住在一座园林之中,周围有许多仆从。
此时,悉达多却无法抵挡美色的诱惑,他赶紧去理发,修剪胡须,去河边沐浴,整个人焕然一新。我去求见加莫拉,加莫拉给了悉达多一个长吻,还告诉他,要在城市里生活,没有钱是不行的。加莫拉赐给悉达多一件白色长袍,又把城中最富有的一个商人介绍给悉达多,让他学习经商。
很快,悉达多接连获得了财与色。他头脑聪明,而且因为不怎么计较得失,所以收获了众多生意伙伴的好感。他用经商所得,买来礼品和衣服送给加莫拉,也体会到了性的快感。不过,悉达多将他原先养成的精神气质带入到了城市之中。
他学经商,却不在乎做生意赚了还是赔了。商人责骂悉达多做坏了一笔买卖,悉达多就说,不要责骂,不要为自己徒增烦恼。责骂,只会伤害你自己,我向你学习经商,但你最好向我学习如何思考。而在加莫拉这里,悉达多领悟到,爱不只意味着身体和情感,它包含了耐心和彼此的尊重,这是之前他所不了解的。
他还把自己的经历都告诉了加莫拉。说自己曾见过乔达摩,是世间的一位圣者,他觉得加莫拉和乔达摩很像,和他自己也很像。因为加莫拉虽然是妓女活在物质之中,但是她的生活同样有目的、有意义,她内心有一处宁静的圣地,她能够随时退避到那里,并成为她自己。
总之,悉达多在城市也有了老师。通过爱与财富,悉达多学会了如何活在当下,体验当下。他活在了时间之中,而不是像之前,将时间都摈弃到休闲之外,这是之前的老师所不曾引导他做的事。20年过去了,悉达多的经商事业越来越成功,日子越来越富裕,他与自己的初心也渐行渐远,那些原先被他坚决摒弃的丰富物质,那些甜蜜愉悦的情感享受,不知不觉将他包围了起来。
他沉浸在锦衣玉食里面,越来越贪婪、易怒,也越来越患得患失,被世俗的烦恼所纠缠。他开始赌博、醉酒。厌恶自己,他从加莫拉那里得到的精神享受,也消退了魅力。他觉得自己和加莫拉都老了,心中生出了人生如戏的感觉。终于,他想起了过去精神修行的种种快乐和满足,决心抛弃他在城市获得的一切。
他走了。得知消息的加莫拉,一点儿也没有吃惊,因为她知道悉达多有着一颗不断追求的心。
悉达多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条河边。此时他心中痛恨自己沉溺于世俗欢愉的肉体,他绝望地想要跳到河中永远的解脱自己。这时,他听到从遥远的过去传来一个声音。他不假思索地念了出来,“唵(ong)”。
在这一刹那,悉达多想起了自己曾经忘却的神圣,他终于明白,对于世俗的欢愉,关键是要亲自经历,然后才真正了解,而这种了解,就意味着他获得了新生,他的灵魂,也因此体会到了神的恩典。
悉达多望着河水,河水不停向前,似乎永远是相同的河水,但是每时每刻又都是全新的水,他觉得这与河水来说,只存在当下。
同样的,自己的一生,也像一条长河,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只有当下。船夫再次把他渡过了河。这次是把悉达多从城市的一端送回到了精神生活的一端。悉达多想起船夫之前的预言,说他将会带来一份馈赠。悉达多告诉船夫说,他仍然没有钱给船夫,现在想把身上穿的华贵衣服留给他,并且留在河边,做船夫的学徒。在船夫的草屋子里,悉达多讲了自己的经历,从他如何当上沙门,如何见到了乔达摩,到如何在城市里蹉跎了20年成了一个愚昧的人,一直说到他现在内心的绝望,他说他心中又出现了一声“唵(ong)”,他还跟河水进行了交流。
船夫听后说,河水懂得一切,人可以从它那里学会一切,你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努力走向低处,沉沦,并寻求最深的底层。你看,你这个富有而贤惠的人,成了一个船夫。
渐渐地,悉达多注意到了河流中的丰富声响。一切事物,一切人的声音都可以在河中听到。正当悉达多思考,当一个人在刹那间听到千万种声音应该如何用言语来描述时,船夫在他的耳边念出了那个神秘的“唵(ong)”。就这样,船夫成了悉达多的又一个老师。这位船夫老师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并不教任何东西,他只是倾听悉达多的讲述。并且鼓励他去倾听河流。同样的,船夫也不把自己的智慧和体验强加给悉达多,船夫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精神,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老师。就像这条河,既不属于此岸,也不属于彼岸。
他对悉达多说,不要问我,你只需聆听这条大河,这条大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障碍。绝大多数人都想借助我的船,赶紧渡过河去获得财富商机,或者参加婚礼,或者去什么地方朝圣。只有极少数人,会停下来聆听这河流之声,对这些人来说,大河就不是障碍,而是神圣。可以说,这是最为睿智的指点。
就在这个时候,乔达摩病重的消息传来,各地的僧侣都来朝圣了。要参与佛陀的凡间之死,见证他的涅盘。
惜他多感慨的想起乔达摩,他意识到,自己没能接受佛陀的教义,但正因此,他才是乔达摩所说的真正的求道者。因为,如果他诚心希望觉悟的话,他就不能接受任何交易。在前来朝圣的队伍中还有加莫拉,她还带着一个男孩儿。可是,就在快要来到渡口的时候,加莫拉被一条毒蛇咬伤。
船夫把她们母子救到草屋里。于是,悉达多见到了加莫拉。加莫拉已经奄奄一息。在临终时,她告诉悉达多说,这是他们两个的孩子。悉达多安葬了加莫拉,并尽全力安慰他的儿子。他面对这个男孩儿满心喜悦,因为他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儿子。
可是男孩儿的脾气很坏,性格叛逆。之前跟母亲去朝拜佛陀,他就怨声载道,他不认为有什么好看的。现在跟着父亲,他又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做船夫,觉得每天在河上渡来渡去,无聊透顶,他一心一意要去城里,想吃好的穿好的。
悉达多耐心的跟他讲,物质生活是一件不值得。可孩子根本不听他的,反而一个劲儿的顶嘴冒犯,还偷他的钱。悉达多苦恼不堪,只好跟船夫诉苦。
船夫提醒他说,你忘了你当初是怎么离开你父亲的吗。你父亲也认为只有他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可最后还是放你走了。有哪一位父亲能够阻止孩子过自己的生活呢,哪怕孩子会沾染生命的污垢,会背上罪孽的重负,会亲口吞下自酿的生命苦酒。
父亲能阻止的了他吗?你不要忘了你在世间历练这20年,之后才懂得了悲哀,痛苦和幻灭的道理。你能让你孩子一上来就懂这些吗?更何况他不也和你一样是在寻觅自我。
这番话谈的是父子之道,但也是师生之道。作为学生,悉达多明白,仅仅接受老师的教义是无法获得智慧的,可是作为父亲,他却希望他的儿子复制他的道路,遵照他的意愿长大。
这因为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悉达多不是一个精神圣徒,而仅仅是一个最普通的父亲。对儿子有着最普通的城市的爱,一种盲目的爱。尽管船夫劝他不必如此。可他还是要求儿子像他一样聆听河流的声音,像他一样吃最简单的食物,每天捡树枝,结果终于把儿子逼得发飙了。儿子说,我恨你,我不要像你那样虔诚,我宁可去做杀人凶手也不要做你那样的圣贤。
第二天早上,孩子就驾着小船跑了。悉达多和船夫一起扎了一个筏子,他追上去,一路追到了城里。他见到了熟悉的景观,想到了自己当初和加莫拉在一起的场景,他又看到了之前的商人,看到那些熟悉的仆人、赌徒和乐师。依然是一个花花世界,但依然有僧侣在苦行。
悉达多坐下来,想着儿子,感觉内心的某种东西已经死去。他感到虚无,没有任何的快乐和目标。可是就在这种绝望中,他忽然苏醒了。他意识到儿子不会回头,自己恐怕应该让儿子离去,就像他本人之前所做的那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探索人生的道路。
之后很多天,他都在思索儿子离去这件事。虽然有所领悟,可他依然很悲伤,很痛苦,有一天他再次望向那条大河,觉得河水在嘲笑他,嘲笑他什么都做不了。晚上他跟船夫倾吐哀伤,船夫仍然耐心倾听,他又邀请悉达多和他一起聆听河流之声。这一次,悉达多极为专注,完全投入,让万物进入他的心胸。
之前,他觉得河流中饱含了所有的圣象。他会去分辨他们。而这次,他不去分辨了。而是接受了全部声音,愉悦的、愤怒的、思念的、儿童的、成年的、智慧的、青春洋溢的与死亡的等等,他们以万千种方式互相缠绕交织入耳。所有目标、所有渴望、所有的善恶悲欢,生命中的各种思想、世界和关系,构成了统一的世界。
悉达多再次明白,生命是一条河,是向前流动不可遏制的。生命中的一些痛苦是无法避免无法阻止的,一代代都必须自己去经历。现在,他能沟通时理解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了。而那个神秘的字,那个早在20多年前他就能通过冥想修行听到的字“唵(ong)”,也又一次在他的耳边响起。
这样,悉达多的探索之旅,构成了一个轮回。它脱离了优厚的生活环境,从家中出走,追随多名老师,在精神和尘世的两岸遍尝甘苦。他曾经陷入物质的世界、被亲情之爱所束缚,最终在精神和尘世之间的大河上听到了圆满之音。
这个“唵(ong)”,已经和最初的那个字不一样了。洗大多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一心求索智慧的虔诚青年了。他已饱览人生,现在他发自肺腑的笑了,他告诉船夫说,你是个和佛陀一样开悟的人,你拥有智慧。就在这时,船夫也看到了悉达多眼睛里映射出的智慧的暗像。
他站了起来,抚摸悉达多的肩膀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现在我可以走了;结束了,再会,我的草屋;再会,我的河流;再会,悉达多。老船夫去往林中,消失不见。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乔文达来到河边,在乔达摩去世后,乔文达一直坚持佛陀门徒的道行,并因为德高望重,受到年轻僧侣的尊敬,可他内心仍然得不到安宁,他的追寻仍未完圆。
他听许多人说,这河上的船夫是一位圣贤,他就来见船夫,请他给自己一些指点。船夫说,追寻者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所以,他什么都发现不了。而若要寻见,则必须摒弃一切目标。乔文达惊讶的发现眼前这个船夫不是别人,正是悉达多。
原来悉达多接替了离去的老船夫,住在茅草屋里,在这条河上做摆渡人。乔文达住了下来。悉达多把自己过往的经历都说了一遍。他说,我这些年来有过许多老师,乔文达,我也从你这里学到了东西。但是我最重要的老师是这河边的船夫。是他启发我取这条大河为师。是他让我领悟到了智慧。
智慧无法言传,只能自己领会。关于佛陀乔达摩。悉达多说,乔达摩的教义,再深刻,再准确,也依然是言辞。老师传授的,只能是言辞,老师的智慧是从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中来的,这是他无法传授的。乔文达虽然将信将疑,却能感觉到希达多身上散发着一种神圣的美丽。
这时悉达多让他附身,亲吻自己的前额。乔文达吻了,并看到了悉达多脸上的微笑。他发现这微笑,是永恒的。超脱了万千生生死死之上。这微笑,同他无数次带着敬畏瞻仰过的佛陀乔达摩的微笑,一模一样。乔文达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佛陀。
故事结束了,但结尾意味深长。
悉达多最后一番话,给他追寻智慧的人生做了一个总结。在他的人生里,没有捷径可走。他通过老船夫找到了真正的智慧。面对大河流水,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可是这种领悟,不可能提前到来,他必须有个艰苦的精神跋涉,也必须在物质和暗欲的世界里沉浮过很长的时间。
他必须得到过,又失去过;他必须跟随不同的老师,随后有离开他们;他必须两次经过同一条大河,才能认出船夫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师。总之,他在精神和尘世的两岸体验了20余年之后,终于明白,智慧是无法从别人那里学到的,而必须从自己的体验中来。
而体验,则来自对人生百味的充分品尝,对人生、对万物的持久审视。悉达多通过这些经历最终成了佛陀。
在小说的背景所设置的公元前六世纪,一个印度婆罗门的经历和思想以及他所处的世界,同今天的我们,应该大不一样。但是悉达多所需要的智慧,同样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他的大部分经历跟一个普通人也并无太大差别。他有过20年的岁月,一直沉浸在爱情和财富之中;他也享受性爱的乐趣,体会过养育后代的愉快和烦恼;他也结交朋友。不同的是,不管走出去多远,他始终没有忘记人生的终极目的,那就是追寻智慧。这种智慧意味着极乐,意味着超越时间的限制,意味着不被一时一地的得失所困扰,意味着内心永恒的安宁。
黑塞,借助悉达多之口说出了真相。如果你为了寻求智慧,为了一个崇高的精神目标而摒弃其余的一切、弃绝一切物质生活,弃绝感官和世俗,甚至充满心智和知识的生活,都不能到 像你所渴望的精神发展,不可能得到智慧。我们不应试图脱离世界,以感受高妙的神圣感,而应投身世事,投身日常生活,你必须经历一切才能超越一切,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智慧。
虽然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找到智慧,不过又离不开老师们的引领。所以老师应该扮演引导、启发,细心倾听的角色,但不能代替学生去设计他的路线,安排他的人生。正如悉达多谈佛陀时所说的,老师的生平经历比他的教义更加重要,因为那才是智慧的真正来源。而每一个生活并体验过,最终获得智慧的老师,单单是他的存在,对其他人而言就是最好的示范。
小说也展现了黑塞自己的思想经历,黑塞外祖父是研究印度的专家,所以黑塞自幼就对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以及中国老子的哲学有过深入的学习。
后来他也对与能否仅仅通过学习就能获得智慧,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他还专门去了印度一趟,但是并没有解开生活之谜。
悉达多的创作,标志着黑塞从印度思想,从对佛教和印度教的迷恋中走了出来。悉达多,最终落脚于大河之畔,他发现原来这个沉默寡言的船夫才是智慧的化身,是一位完美的老师。

他懂得了爱这个世界,哪怕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他懂得了占有得再多,也不如放手的释然;

他懂得了应该寻求内心的平静,才是他该去的方向……

当他最终成为觉悟者佛陀的时候,悉达多并没有去当一个遍地门徒的乔达摩,而是接替了船夫的岗位。这个令人意外的结局,传达了作者黑塞深沉的理想。唯有有缘人才能和那些拥有永恒安宁的智者相聚。
而对普通人来讲,有了对智慧的向往,就已经超越了尘世,慢慢靠近最高的精神境界啦,生命充满各种事件、思想和人际关系,看似支离破碎,但其实是一条身长流动的经验之河。
只有与这种宏大的生命之流融为一体,投身并体会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修成正果,最终获取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引用明奘法师的一席话结尾:

人之一生,总有所惑。
惑于理者心苦,惑于事者身苦,理事皆惑者活着已是大苦聚。
悉达多却惑于生命自身,现成的答案经验皆不可用,于是悉达多流浪于声色犬马事业爱情之中,直到有一天遇见自己而豁然开朗,生命之惑顿除。
这是每个追求自身生命真相的人必须面对的: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想要打赏,请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