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三环到四环搬迁纪要》bj

169 浏览发布于 作者 zouyang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留下评论分享按钮

一、太空中的心理问题 

选拔宇航员有一个必备条件:能容忍无聊。日本宇航局曾用折纸鹤、用乐高积木拼机器人、用彩色铅笔作画、做个人才艺展示等看似简单的项目来考察宇航员的心理素质。在太空中,禁闭狭小的空间和窗外漆黑一片的环境容易导致人焦虑和愤怒的心理。在航天实际任务和模拟实验中,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宇航员经常向地面大发牢骚,队友之间大打出手,甚至有人坦言想上吊自杀。随着太空任务的时间不断拉长,宇航局不再需要雄壮、好强、胆大包天的宇航员,而是需要平和、情绪稳定、有幽默感的人。

二、太空中的生理困难

(一)恶心呕吐

在失重状态下,负责平衡功能的内耳石始终漂浮在内耳中间,告诉大脑身体在晃动,而眼睛却告诉大脑你没有动,这就产生了“感官冲突”,导致恶心呕吐。而且,太空中不分上下左右,位置感的缺乏也会让宇航员突然犯晕导致呕吐。

如果小心吐到了头盔里,悬浮的呕吐物很有可能飘进鼻子和嘴里,让人窒息而死。所以,头盔的设计都有引导空气向下流动的气路,把呕吐物从头盔里吹下去,进入宇航服。

(二)身体退化

失重下,由于血液会聚集在上半身,身体就会将这种状况误读为血液过量,发出指令切断造血,导致“直立性低血压”。骨骼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应。在太空中,身体感受不到震动和压力,就会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么多骨质,导致骨质流失。一次长达两年的火星任务基本就可以对一个人的骨骼造成瘫痪级的损伤,下半身最终会失去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骨量。 

(三)加重力危险

在返航时,大气层的阻碍会让飞行器急剧降速,使宇航员承受4倍以上的重力。时间越长,血液就会越往腿部聚集,导致大脑缺氧,甚至死亡。所以宇航员都选择躺姿,这样能缓解脑部缺血。但是,血液集中在背部会让胸骨下方感到疼痛,呼吸困难。巨大的加重力还会让宇航员全身动弹不得,很有可能单纯因为无法移动手臂来操作控制台而身亡。

(四)着陆撞击

太空舱既没有机翼,也没有起落架,所以几乎所有着陆都是迫降。在巨大的撞击中,心脏很容易在横向晃动中把自己甩出去,脱离主动脉。而且,由于人体各组织的质量不同,所以加速度也有快有慢,骨头和肉会以不同的速度相互撞击,严重的话,各种组织器官就会把自己摇散。

三、太空中的尴尬生活 

(一)吃饭

太空进食本身就存在着危险,食物碎片有可能飘起来进入鼻腔,或者沿着食道飘回到嘴里,导致恶心呕吐。所以,太空食品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必须符合不能易碎、轻巧高热量、不产生肠胃气体、高吸收低残余等特点。航天机构为了饮食的高效,会把食物做成膏状、液体状,而剥夺食物的品相、气味和口感,但这并不成功,因为视觉、嗅觉、味觉这些感官都是吃的一部分,跳过了这些感官系统让人产生紧张、不安的感觉,使人对食物产生厌恶感。

NASA还对食物的循环利用达到了极端的地步,比如将尿液净化成饮用水、把脏衣服水解变成食物等,更让太空进食成为了一项对宇航员的折磨。

(二)如厕

太空厕所需要借助摄像头来确定自己的屁股对准了马桶中心点,否则就会弄脏马桶边缘。失重下的小便感觉也跟地球不一样。尿液附着在膀胱壁各处。只有当膀胱几近全满时才会发出内急信号,所以宇航员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定时去一下洗手间。

厕所的设计也很困难,一个成功的“零重力马桶”包含了工程学、材料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礼仪规范,还要考虑男女生理有别,这也是NASA不愿意招收女性宇航员的原因之一。但是,人们始终也没设计出一个完美的厕所,为了省点麻烦,有些宇航员会用药物来减少自己如厕的次数。

(三)洗澡

汗液含有天然的杀菌成分,而皮脂会形成皮肤保护层,所以长时间不洗澡并不妨碍健康。保持卫生的关键是勤换衣服,因为一个人身上有86%到93%的脏东西都被衣服吸收了,特别是含棉的衣服。在几周的短期任务中,宇航员正是无法更换衣服而为航天飞行带来健康隐患。空间站曾尝试以气流将水冲到身上的办法解决洗澡问题,但并不成功,宇航员还需要佩戴潜水设备以防止被呛死。如今太空中只采用简单的擦身来保持清洁。

想要打赏,请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